业师耕读山人认为四君子汤甘草、茯苓药力较逊,补气功能低下,很难横刀千里走单骑;若依照实践改换黄芪、《金匮要略》薯蓣丸加入山药,以人参、黄芪、白术、山药组方,才可发挥“君子”的作用。虽然甘草、茯苓非东郭滥竽,就其功底薄弱而言,不宜胜任。老朽遵循杏坛是说,投向临床,金鸡独立,专开此汤,收效甚佳。
1955年遇一行政干部,形体极虚,说话无力,步行数十米,即疲惫不堪。劝告口服上方勿辍,计人参10克、黄芪15克、白术10克、山药20克。共四十剂,颜面可见红润,身重增加,弱不禁风的症状,减去大半,转归了健康,已上班工作。
小郎中按:本文中张老传承他的老师耕读山人的临床用药经验,把四君子汤调整药味,增强了补气的作用。初看这个调整好像并无深意,小郎中仔细体会后才发现这样的调整对于益气升阳帮助很大。首先原版的四君子汤中茯苓的作用是祛下的,对于因为脾虚导致的湿邪有祛除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气虚,使用茯苓视乎不太恰当,而把它换成黄芪则增强了益气健脾升阳的作用,对于气虚不能升举导致的浑身乏力,大气下陷者尤为合适。而甘草主要是起到健脾调和诸药的作用且甘味药使用过大容易引起中满,换成相对平和且肺脾肾三脏都能补益的山药,组方就更为严谨。关于山药很多人认为这是药食同源之品,作用较弱,不堪重用。但是小郎中认为正确使用山药对我们临证中治疗一些脾胃疾病和一些需要长期调整体质的疾病有很大帮助。《金匮要略》中的薯蓣丸和张锡纯的资生汤、一味薯蓣饮是使用山药的绝佳典范,尤其是张锡纯对山药的论述尤为精彩,大家可仔细体会阅读。
此外这四味药还可以看成是补中益气汤的简化版,人参、黄芪、白术益气健脾升阳,山药健脾益气,补肾滋阴,从上中下三焦补充内在阳气,也起到阴阳同调的作用,还可保证气的来源有根有源。在前面的很多文章中小郎中也强调过使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升阳之法时一定要注意患者的肾脉尺脉,肾脉一定要有根才可使用,否则容易引起气机过度升提引起变证。而山药就是一味很好的补肾健脾之药。
从本文医案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王道无近功”,虚证补益起来要久久为功(本案中患者坚持服用了40剂药),不可一蹴而就。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医生参考学习,患者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勿盲目试用,因自行试用产生的任何问题,本号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
图片
飞雪初降已暮天
烛影摇红忆残年
春来人言无限好
吾爱书城不羡仙
志存高远修仁术 勤勉笃行励后学
图片
一襟明月,抱拙博览古今书
两袖清风,悬壶济世百年业
图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